書評|《那年雪深幾呎》雪鴞、傳說怪物厄蘇利納,由奇幻揭開懸疑序幕

那年雪深幾呎
The Deep, Deep Snow


作者: 布萊恩‧弗利曼
原文作者: Brian Freeman
譯者: 甘鎮隴
出版社:尖端
出版日期:2021/09/16

作者簡介

布萊恩‧弗利曼 Brian Freeman

紐約時報暢銷作家,擅長撰寫心理驚悚類的犯罪小說。作品售出四十六國以及二十二種語言,以複雜角色關係、人性描寫、結尾多重轉折的故事獲得各界盛讚。曾榮獲「國際驚悚小說作家獎」與「麥卡維帝獎」,並入圍過英國犯罪作家協會的「金匕首」、美國推理作家協會的「愛倫坡獎」、鮑查大會的「安東尼獎」與《Deadly Pleasures》雜誌的「巴瑞獎」。

故事大綱

  榭爾比‧雷克是美國北方米特爾郡小鎮的警察,她原本是棄嬰,被警長湯姆在漫天大雪中救回一命──以「榭爾比湖」替她取名。這天她收到報案,十歲的傑瑞麥失蹤了,他走入附近的森林便下落不明,唯一留下的證據是被丟棄在路上的自行車。湯姆指揮警方與鎮上的居民沒日沒夜地搜索,仍然一無所獲,他們抽絲剝繭,逐一追查可能的線索:男孩的爸爸疑似外遇、餐廳的女服務生似乎和很多人過從甚密,同時鎮上還有幾件悲劇:總是從安養院逃走的失智老人陳屍河邊、被懷疑槍殺妻子的中學老師和傑瑞麥不知有什麼關連,還有鄉野傳說的吃人怪物「厄蘇利納」,到底是真是假?
  
  小鎮的氣氛在各種指責與懷疑的壓力下瀕臨決裂,榭爾比發現每個人都在隱藏祕密──她的養父、她最好的朋友、她過往熟悉的居民們,甚至她自己也都隱瞞可能危及她事業的錯誤。然而揭開大家對於傑瑞麥的謊言,並沒有讓警察與聯邦調查局更接近找到他……一轉眼十年過去了,榭爾比擔心這個案件將永遠埋在深深的雪下,但即使是最深的雪也會在春天融化,如同湯姆曾經說過,這個案子不會是外來人士犯下,凶手必然是鎮民,一切都有合乎邏輯只是非常悲劇的解釋。重新回顧所有案件,一切突然清晰了起來……

閱讀心得

由充滿神祕氣息的雪鴞開場,《那年雪深幾呎》揭開了主角榭爾比的孤兒身世,也為整個故事埋下懸疑的伏筆。雪鴞不只是出現在雪夜中的象徵,更是故事轉折的信號(sign),在寧靜的氛圍中帶出一絲未知的緊張與不安。

小說的主軸圍繞在親情與記憶。榭爾比看著自己敬愛的養父,因失智症而逐漸遺忘自我,從震驚、否認到學會理解與適應,這段心路歷程細膩而真實,讓懸疑情節增添更多情感重量。

隨著案件接連發生,在層層線索中與榭爾比一同追尋真相。每一章的節奏都恰到好處,未明朗的關聯性令人忍不住一頁接著一頁閱讀下去。

劃線金句

「狀況真糟糕,是吧。」她咕噥。   
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掛在嘴上的字眼:「糟糕」。
當現實嚴酷得讓你無法直視的時候,你就會說出這種令人麻痺的詞彙。

她總是表現得像在保護我,但她其實是在保護她自己。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,為了壓抑情緒。
我是可以放下這個話題,但我很久以前就學到一個教訓:我必須不斷敲門,直到她應門。

強壯的男人總是有個錯覺,就是以為只要多出點力,講話更大聲點,或是跑得更快點,就能解決任何問題。可惜人生沒這麼簡單。

他的心智就像一臺程式有問題的時光機,你很難判斷這臺機器接下來會帶他去哪。父親每次搭乘時光機回來,是在人生的不同時間點降落。有時候他想起的事件被迷霧包圍,有時候則是清晰明確。你也很難判斷他想起來的某一刻會持續多久。

他們需要在這件事上找個凶手,無論有沒有找錯人,而我是很簡單的選擇。
榭爾比,每個人都在尋找一頭厄蘇利納,他們在找到之前不會罷手。

善意旅人的終點是地獄。以善意為出發點的道路,常常帶我們下地獄。